濱州日報/濱州網訊 10月3—5日,“千年禮樂歸東魯 萬古衣冠拜素王”與你“銅·行”傳統文化主題研學活動之走進曲阜圓滿結束。圣城曲阜為期三日的實地研學體驗讓同學們收獲滿滿!來自威海、濱州兩地的三十余名同學參加了此次研學活動。
“博求萬物之理,以尊聞而行知。”在孔子誕辰2574年、祖國華誕74周年之際,研學隊伍走進這座世界級文化遺產名城——曲阜。
走進了孔子博物館——仿佛穿越千年與孔子對話,觸摸千年時光沉淀下來的儒家文化;
走進了周公廟——儒學先驅,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發的弟弟周公姬旦的廟宇靜靜屹立。遍覽中國古代歷史,我們常言: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姜子牙幫助周文王穩住了局面,幫助周武王打下了天下,而周公則是在幫助周武王打下天下之后,又在周朝新立的風雨飄搖的時代,拯救西周王朝于水火之中,周公對于西周來說就是一個絕對的救世主,所以說周公堪稱圣人,對于西周來說,西周歷史少不了周公;
走進孔子六藝城——開筆禮、拱手禮、謝師恩,正衣冠、敬拜孔子,朱砂開智、擊鼓明志、一撇一捺寫下“人”、一生一世學做人!聆聽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宮廷宗廟祭祀禮樂,感受禮之莊嚴宏大!
走進了尼山圣境——登階由低至高,步步遵循,學問由淺入深、漸入佳境,感悟眾道、登堂入室,止于至善。至圣廣場的夜色,光影水秀,絢麗燦爛的煙火,還有無人機的表演,墨色的夜空變成了一幅巨大的畫布,壯麗的星空,絢麗的煙火表演襯托著夜空更加夢幻、氣勢恢弘,同學們領略尼山壯美,感悟天下歸仁;
走進了世界文化遺產孔廟、孔府——作為我國歷代紀念孔子、推崇儒學的表征,展現了古老中國的廟堂文化和詩禮傳統,承載了中華民族深沉的精神追求,表達著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規范。與此同時,久經歷史風雨和時代更迭,對于傳承發展孔子學說和儒家思想也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城門上“萬仞宮墻”四個大字蘊含的道理,尤其讓孩子們發人深思。
本次曲阜研學的課程設置,依然秉承“銅˙行——三階七維交叉研學法”(三階即通過相識篇、相遇篇、道別篇的設定,七維即研學所包含的“人文歷史、地域風情、民俗特色、舌尖美食、藝術鑒賞、知識拓展、體驗思考”等七個方面)的總框架,專業課程研發團隊及研學策劃團隊結合中小學生身心成長規律,對標中小學生課標,以中國學生核心素養為能力目標,設計多維度、多視角的研學體系。孩子們在研學過程中帶著思考研學,帶著問題研學,帶著對傳統文化的敬畏之心研學。課堂之內曉古今,課堂之外知天地。
本次研學活動中,隊員們嚴守紀律,團結協作。老師與同學們共同經歷了一次難忘的研學之旅,相信將會給孩子們的人生旅途留下一個圓滿的句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