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州日報/濱州網訊 9月16日,中國農民豐收節暨第五屆中國博興對蝦節在博興縣喬莊鎮舉行。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副院長韓剛、國家蝦蟹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何建國、山東省農業農村廳總農藝師郭鵬,濱州市、博興縣和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有關部門負責同志、高校及企業領導、專家學者出席本次活動。
對蝦節在歡快的慶豐收歌舞表演中隆重開場。對蝦節上,中國水產科學院副院長韓剛與博興縣委副書記、縣長孫戰勇為中國水產科學院對蝦示范基地揭牌,上海海洋大學水產與生命學院常務副院長黃旭雄與博興縣委副書記王普為上海海洋大學水產生物學產教融合實習實訓基地揭牌。現場,多家企業與博興縣、喬莊鎮進行合作簽約。
據了解,近年來,特別是在上級有關部門和高校院所的精心指導下,博興縣扎實推進水產綠色健康養殖“五大行動”,先后投資1.7億元,對3萬余畝連片養殖區開展標準化、清潔化、智能化改造,持續深挖漁業發展潛力,將昔日的鹽堿地變成了今天的“黃金池”,所產鹽堿水對蝦多項關鍵指標優于海水養殖對蝦。經過23年的不懈奮斗,勤勞智慧的博興人民探索出了“135”雙茬生態養殖新模式。目前,全縣養蝦面積3.8萬畝,3600多戶,2千畝的基地10個,年產量達到2.8萬噸,產值15億元。
優質的黃河水,獨特的鹽堿地貌,為博興對蝦的生長創造了獨特優質環境。但在過去,喬莊鎮并不富裕,自從2001年在各級漁業部門的指導下,開始了“海蝦淡養”的探索,內陸鹽堿地終于生產出“海鮮”博興對蝦。出于獨特的優良品質,現在,博興對蝦現已成為農業農村部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局的“雙標”產品、全國首批名特優新品種目錄產品,被農業農村部公示列入“2023年精品培育工程”。
蝦躍金秋裝滿倉,活動現場,播放了開捕儀式及上周舉行的“蝦王爭霸賽”VCR,與會嘉賓共慶豐收,共享喜悅,中國綠色食品協會碳中和委員會主任李可心 為2023博興對蝦“蝦王”頒發博興縣五一勞動獎章。對蝦節期間“全國南美白對蝦綠色優質化推進會暨黃河流域漁業高質量發展研討會”同步舉行,專家學者對對蝦養殖進行深入探討。
博興對蝦節至今已經連續舉辦五屆,通過“以蝦為媒、以蝦會友”,為沿黃淡水養殖產業轉型搭建了合作交流的平臺,有力促進了科技成果轉化、技術模式創新、品牌價值提升。博興縣將繼續堅持集約化布局、數字化賦能、綠色化發展,不斷培植壯大現代漁業產業體系,深耕預制菜細分市場,持續擦亮“博興對蝦”地標品牌,推進漁業“接二連三”融合發展,助推鄉村振興。
作為“中國白對蝦生態養殖第一鎮”的喬莊鎮,依托沿黃區位優勢,堅持以“推動產業振興和打造全域旅游”為兩大抓手,讓對蝦養殖成為喬莊鎮的主導產業,富民產業,更好地走出一條現代漁業、文旅融合與高效農業融合發展的特色之路。喬莊鎮將持續擦亮“博興對蝦”“濱州對蝦”地標品牌,延續“小對蝦大產業”沿黃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帶動鄉村振興的發展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