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州日報/濱州網訊 李德桐,中共黨員,高級教師,惠民縣第一中學黨總支書記、校長。先后被授予惠民縣教學能手、濱州市高中語文學科帶頭人、惠民縣師德標兵、惠民縣優秀教育工作者、濱州市先進工作者、山東省普通中小學學籍管理工作先進個人、濱州市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教學成果多次獲省、市一等獎。
組織師生結對,以“導師制”+“教練式”+“保姆式”對學生分層指導
1993年7月,從濱州師專畢業后,李德桐服從組織安排,到地理位置偏遠的惠民三中任教,當上了高中語文老師。由于成績突出,2001年8月被選調到惠民一中工作。長期耕耘教育一線,學生始終是李德桐心里最重要的人。
他喜歡深入學生課堂、宿舍,和學生促膝長談,從家長里短、飲食起居到體育運動,無話不說,讓孩子們引以為知心人。“在李德桐老師的教育引導下,我有了明確的目標,有了學習的動力,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學生韓紫寧說。
立足生源實際,李德桐倡導因材施教,提質增效,組織教師與學生結對子,對學生進行分層指導——對于學有余力的“拔尖生”,采取“導師制”教學,側重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和探究能力;對于成績中等的學生,采取“教練式”教學,幫助學生找準目標定位,優化學習方法;對于成績相對差一些的“學困生”,采取“保姆式”教學,側重于幫助他們分析問題癥結,樹立成才信心,找準進步的突破口,一步一個腳印地成長進步。
“讓每一個惠民一中學子,都有一個精彩的現在和美好的未來。”這是李德桐的追求和承諾!
力促團結奮進,打造“低進高出、高進精出”的辦學品牌
2021年8月,李德桐被聘任為惠民一中校長,他深感使命光榮、責任重大。他深知: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學校發展的關鍵。日常,他尊敬老教師,走近年輕教師,打造和諧溫暖的學校“大家庭”。
每年重陽節、教師節,他堅持慰問老教師,關心他們的退休生活和需求,介紹學校的發展情況,征求他們的意見建議。冬天,他走進年輕教師宿舍,了解教師們的生活情況,暖氣暖不暖,屋里冷不冷,生活方不方便。
“李德桐校長對我們的情況都非常了解,誰家有困難,都主動關心,盡可能提供幫助和照顧。在他的指導下,我感覺自身成長迅速,”青年教師劉杰珊說。
近年,惠民一中在努力建設一支高素質、高水平、善科研、肯奉獻的師資隊伍。李德桐帶頭完善優秀教師培養制度,落實《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實施方案》,形成了青年教師、骨干教師和學科名師的三級培養體系;堅持人才引進的高起點,優化師資結構;加強班主任和備課組長隊伍建設,定期開展班主任和備課組長論壇,為教師專業發展搭建優質平臺。
為打基礎利長遠,他帶頭打造富有團結精神的一中文化,提出惠民一中要全力打造“低進高出、高進精出”的辦學品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實現從“低進口”到“高出口”的跨越,爭做全市普通高中低進高出的排頭兵。
短短幾年,學校有了可喜變化——2021年,數學、政治、地理三個學科獲得濱州市高中教學學科優勝獎,學校被評為2021年度全市安全工作優秀集體。2022年,惠民一中高考成績優異,實現了新的歷史突破,其中地理學科獲得濱州市高中教學學科優勝獎,學校被評為山東省心理健康先進單位。
想干事、肯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用赤誠書寫擔當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李德桐時刻嚴格要求自己,在政治理論學習、教育教學、學校管理等方面處處發揮先鋒模范帶頭作用,身為世范,為人師表。
工作中,他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做執行制度的表率;他堅持民主決策,充分發揮教代會的作用,確保決策不走偏。
疫情期間,他帶頭沖在一線,帶領學校領導、中層干部、高三全體教師及行政后勤服務人員180余人進入全封閉住校狀態。在隨后的封閉管理中,他和領導干部帶頭值班盯靠,關注學校每一個角落,關心在校每一位教師和學生,為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學工作保駕護航,取得了疫情防控和教學質量提升的雙豐收。
每天清晨,最早迎接學生到來的是他;夜晚,校園安靜以后很晚才回家的也是他。教室、餐廳、辦公室、操場……處處有他的身影,他是惠民一中一道靚麗的風景。
老師們說,李校長是想干事、肯干事的好校長,更是能干事、干成事的黨員模范。
30年默默耕耘,用真愛點亮心靈,用赤誠書寫擔當,李德桐在教育舞臺上書寫未來。明天,在立德樹人的道路上,他將凝心聚力開新篇,帶領惠民一中大步向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