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
濱州各地: 濱城   沾化   鄒平   惠民   陽信   無棣   博興   經濟技術開發區   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北海經濟開發區
滨州网
 
 
秋色染齊魯 驚艷版“多彩山東限定款”悄...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1日訊仿佛一夜間,山東多地已經被秋色染遍。五蓮的七連山、青州的云門山森林公園、臨朐的石門坊、鄒平的白云山、嶧城的冠世榴園,目之所及皆是醉人秋景。戳視頻,賞多彩山東》》》 五蓮融媒 韓麗莉 青州融媒 高成剛 趙文超 臨朐融媒 蘇凱 鄒平融媒 梁國寶 嶧城融媒 宋旭 王耀 劉美麗報道 編輯 陳芳

11-01山東濱州:一件快遞的“進村”路
11-01主播小妮說丨遠銷136個國家和地區!看農業高水平對外合作的“...
11-01我的“一帶一路”故事丨在幾內亞大顯身手的山東港口人:和當...
11-0111金16銀29銅!山東獎牌數量位居全國前列
11-01凝聚起團結奮斗的強大力量——全省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綜述

11-01“中國經濟未來20年前景,會比其他大國都好”

 
 
智庫頭條 天下博覽 濱州參考 思想視野 智庫調查
 
村村有好戲|“鮮花來了,開搶!”
  親人們,今天的花來了,特價大甩賣,搶到就是賺到,倒數五個數,五、四、三、二、一,開搶!金秋時節,臨沂市郯城縣郯城街道漢唐花卉基地,李麗梅面對手機鏡頭,大聲推銷懷里抱的盆栽花,她的身后,紅的、紫的、金黃色的,一片片秋菊花開燦爛,整個大棚彌漫著淡淡的花香。   今年春天,康乃馨最多一天賣過1萬單,國慶節前后,菊花一天能走8000單。李麗梅說,相比于受疫情影響的前幾年,今年的市場明顯好轉。目前,李麗梅在拼多多平臺上的豆媽來了店鋪有40多萬粉絲,她每天12點到16點進行直播帶貨。高峰時期一天的銷售額能到20萬元。李麗梅現有11個鮮花大棚,雇用了40多人管理運營,其中有8名做客服工作的大學畢業生。有一名叫高美的云南姑娘,在今年夏天跟著老家郯城的男友一起到她這里就業。   李麗梅開玩笑說,她種花是被丈夫忽悠的。李麗梅是郯城縣郯城街道后東四村人,出生于1990年。2013年,她從山東醫學高等專科學校護理專業畢業,這是父母幫她選的專業,但她沒有去當護士,而是應聘到郯城縣城一家幼兒園當了一名幼教老師。2016年李麗梅認識在當地一家培訓機構當教師的朱清龍,為了討李麗梅的歡心,朱清龍常常領她去自己舅舅的鮮花大棚玩。看著各色各樣的鮮花,李麗梅喜歡得挪不動腳。朱清龍笑著說:要不咱倆也種上一大棚花,讓你天天看個夠。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李麗梅在與朱清龍舅舅交談時了解到,鮮花市場向好,一棚花種好了能頂她一年工資,李麗梅動心了。2016年秋天,她和朱清龍辭了職,拿出工作積蓄和定親的彩禮錢,創業種花。放著教師不當回家種地,當時一些親友反對。而舅舅支持他們,借給他們50萬元啟動資金。他倆在漢唐花卉基地承包了20畝地,建起了花卉大棚。   萬事開頭難,李麗梅和丈夫邊學邊干,四個月時間她掉了20斤肉,從130斤瘦到了110斤。好在有舅舅幫助,向他倆傳授技術,介紹銷售渠道,兩人的事業走上正軌。然而好景不長,2020年新冠疫情來襲,由于封控,外地客戶的貨車很難進來,眼看滿棚鮮花賣不出去,朱清龍愁得唉聲嘆氣。這個時候,李玉梅的倔勁又上來了,之前她注意過有同行搞直播帶貨,原來他倆依賴傳統線下渠道沒嘗試,現在可以借危機把短板補上。于是,李麗梅從零開始,搞起直播帶貨,剛開始粉絲和成交量少得可憐。李麗梅模仿網紅說話的模式和語氣,在平臺上裝修自己的店鋪。當時,她的孩子才一歲,李麗梅經常是哄睡了孩子后開直播,夜里忙到12點。   線上消費者不比線下批量進貨的傳統客戶,花色不對、掉一兩個花苞,就要退貨賠償,李麗梅堅持以誠相待,滿足粉絲訴求。漸漸地,她的老粉、回頭客越來越多,現在李麗梅每天直播間的在線人數達到3000人左右。李麗梅說,如果把直播開在晚間,在線的人數和銷售額都會增加,但她已經是兩個孩子的母親了,她要把晚上的時間留出來陪伴教育孩子。   常常有同行找她來學習觀摩,李麗梅來者不拒,真心傳授。近兩年,她帶動起來搞直播帶貨的花農有30多人。李麗梅的直播間,被郯城街道定為鄉村振興四雁工程孵化基地,今年,李麗梅被郯城街道婦聯評為電商致富,巾幗創業直播帶貨達人。   (大眾日報記者 盧鵬 通訊員 張樂民 報道)   責任編輯: 許光宇
強信心 穩經濟 促發展丨蓬萊游“上新”記
  面對成長的煩惱,蓬萊通過景區擴容升級、國企民企合作等打開發展空間   蓬萊游上新記   今年中秋國慶假期,來蓬萊的游客會發現:蓬萊游上新了。過去,花半小時打卡蓬萊閣就算是游蓬萊,如今的蓬萊旅游少則半天,長則兩天一夜甚至三天兩夜,游客依舊興致盎然。   老牌旅游目的地蓬萊發生了怎樣的變化?蓬萊上新的動力何在?又錨定了怎樣的目標?帶著這些問題,記者赴蓬萊進行蹲點調研。   以新載體突破優等生的煩惱   每天4-5批游客,幾乎都是無縫銜接,接待的游客量差不多是去年的3倍。中秋國慶長假,蓬萊閣景區的金牌導游孫玉曉累并快樂著。   孫玉曉感受到的變化與景區數據相吻合。8天假期,蓬萊閣景區接待游客23.6萬人次,較2019年增長31.8%。在一季度免費開放的前提下,今年前三季度,景區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44億元,較2019年增長8.3%。   不過,上揚的數據并沒有讓景區管理服務中心黨委副書記李祥政喜形于色:蓬萊閣是蓬萊旅游的明珠,景區不能只滿足于門票收入的增加,而要一步步突破天花板,釋放更大更強帶動力和引領力。   蓬萊閣的天花板在于規模小。核心景區總面積僅3萬余平方米,同級別景區中,極為罕見的沒有餐飲配套游客半小時內就能游覽完畢,幾乎不會在景區內產生就餐需求。在文旅融合發展、追求體驗式旅游的當下,單純依靠門票銷售為盈利來源的傳統運營模式,顯露出增長后勁的乏力。即便每個角落都容納游客,景區一年的總收入,兩億元到頂了。李祥政說。   這是一份優等生的煩惱。擁有八仙過海人間仙境等眾多知名IP的蓬萊,近二十多年來文旅產業快速發展,囊括了國內文旅領域幾乎各大重要獎項,獎牌掛滿了一面墻。面對這樣一位優等生,煙臺市蓬萊區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王麗麗上任后反復琢磨的問題就是:上升空間在哪里?   景區空間小,可以拓展物理邊界實現體量的增加。今年,蓬萊閣開展大景區建設,在原有基礎上上新了全長2200米的城墻和1100米的后海兩處新的游覽區域。中秋節當天,蓬萊閣仙咖殿亮相,店內咖啡、甜品、文創產品等一應俱全。   面積拓展后,容納游客的數量也在增加。游覽完核心景區古建區后,游客不必立刻返程,而是有6種不同的選擇,包括坐跨海索道登田橫山,上城墻俯瞰水城,參觀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或是戚繼光紀念館等。以往游客數量達到3萬人,景區里就是人挨人,需要啟動預警,但今年游客高峰超過5萬人時,內部依舊井然有序。   景區升級可以拓展增量,旅游目的地建設就只能在現有存量改革上做文章。2022年以來,蓬萊將文旅列為全區重點推進的四件大事之一,各類會議專題研究文旅產業改革問題80余次,反復探討文旅破題的角度,并在這一過程中凝聚了共識蓬萊旅游不能只靠一個蓬萊閣,必須將這一小規模、單一化的載體拓展為空間更廣闊、承載力更強的大平臺,為蓬萊拓展更廣闊的旅游縱深,容納更龐大的游客群體。   大載體在哪里?其實,就在眼前。站在緊鄰蓬萊閣景區的田橫山頂,W形的海灣盡收眼底,蓬萊閣恰好位于中間的凸出處,如鵬鳥之首高高昂起舒展兩翼。海岸線曲折蜿蜒,海水清澈,風光旖旎。   立足資源優勢和整合,蓬萊的視野漸漸聚焦了,那就是蓬萊灣這一新載體。蓬萊區委書記林鈺濤說。蓬萊灣集中了蓬萊旅游資源的精華,5公里的海岸線上,集中了包括三家5A級和兩家4A級景區在內的十余處景點,含金量十足。如果將其整合形成蓬萊灣大景區,并進行一體化規劃開發和宣傳營銷,將成為名副其實的黃金海岸,蓬萊文旅也有望實現體量、質量和輻射力的躍升。   國企民企合作化零為整   蓬萊灣景區眾多,但景區規模各異、主體各異、性質各異,一體化無論對于誰,都是個陌生的概念。以蓬萊閣景區為代表的國營景區可謂蓬萊旅游的標志,不愁客源,一體化的好處在哪里?以蓬萊八仙過海旅游有限公司為代表的民營景區產業眾多、門類齊全,一體化會不會吃虧?   化零為整可不只是動動嘴皮子那么簡單,要為各方找到訴求的交叉點。就一體化的問題,蓬萊區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主任孫文多次走訪景區,逐一解釋:國有景區以此為契機進一步優化升級,更好地承擔起龍頭景區的作用,成為灣區乃至蓬萊的流量入口;民營景區則能借力龍頭,深度融入主流,持續擴大市場。   在獲得初步認可的基礎上,5月,孫文帶著合作發售聯票的初步計劃,與區文旅局和蓬萊閣景區的負責人一道,前往蓬萊八仙過海旅游有限公司。國有景區與民營景區圍桌而坐,共商合作。   這次國企民企合作,感受了滿滿的誠意。蓬萊八仙過海旅游集團營銷總監徐紅直言,蓬萊閣門票價格固定,極少有折扣。但這次合作,在做套票組合時給出大幅折扣。我們也回饋誠意,拿出對等優惠,敲定了蓬萊閣與集團所屬的三仙山、八仙過海、歐樂堡夢幻世界、海洋極地世界推出的聯票。   一線旅游從業人員的思想也發生了轉變。根據所接待游客的實際情況,孫玉曉主動向游客推介民營景區的景點。年紀大的,推薦他們去看八仙渡;帶小孩的,推薦他們去歐樂堡,游客能從一個講解員口中獲知整個蓬萊灣景區的信息。   蓬萊灣內的國企民企合作為參與各方帶來了看得見的好處,各景區的客流量較往年都有了顯著增加。嘗到了灣區一體化的甜頭,大家開始琢磨如何將合作推向縱深。走出去聯合推介宣傳,共通開發新產品、新項目、新線路,合作的空間其實很大。徐紅說。   景區外上新進行時   畫河流入蓬萊城的入口上水門正在施工,上水門遺址公園將落地于此。畫河雨季有水旱季沒水,河道整治之后,引入中水,成為四季水流不斷的景觀河。順著河道望去,孫文道出了自己的愿望:項目竣工后,這里將成為游客游蓬萊的新景點。   上新景點還不止這些。在辦公室,孫文比照示意圖展示蓬萊旅游的未來樣貌:中區以蓬萊閣大景區為核心,西區從蓬萊閣西城墻至海洋極地世界,打造紅酒小鎮、神仙小鎮,東區從蓬萊小海邊向東延伸到海市公園,4.2平方公里面積、形似孔雀開屏的蓬萊灣里,游客能享受上山、下海、登閣、入市的豐富體驗。   游客大量外溢至城區,交通壓力隨之增加。蓬萊增設了60多處停車場和40多處充電站,改造改建21條城市道路,打通3條斷頭路,讓出行更為便捷。下一步將繼續優化交通組織,將仙境路設計為單行路,形成車流運行的單向循環。   接下來,還會進一步補充城市的旅游要素。王麗麗說。沿路觀海是很多年輕游客海濱游的心頭好,而蓬萊部分海邊綠化樹過厚過密,部分通海路景觀視野被綠化遮擋,明年也要進行改造提升。此外,還計劃打通仙境路到海邊沙灘的12個行人入口,方便游客下海嬉戲。   景區也向著精細化的方向努力上新。今年,蓬萊閣景區推出開城門儀式、戚家軍巡防等演藝活動,古風攝影跟拍服務讓新開放的城墻游更加火爆。為了給在蓬萊過夜的游客提供更多選擇,蓬萊灣推出了寶龍夜市、三仙山夜游、《尋夢三仙山》演出、八仙市集、歐樂堡水上世界、歐樂堡大馬戲等夜間旅游產品。盡管蓬萊旅游資源得天獨厚,但還是面臨北方旅游城市難以避免的短板,冬季寒冷,淡季漫長,冷熱不均,本地市場就是彌補短板的重要支點,這就需要推出更精細化的產品,滿足當地市民的差異化需求。王麗麗說,有針對性的優惠措施,組織老年人登山、兒童研學等活動,吸引來不少本土游客。   蓬萊城區向南,還有丘山谷的特色葡萄酒莊、東方海岸果谷的豐富果品,深入蓬萊,高品質的鄉村旅游為蓬萊灣提供了更廣闊的縱深腹地。   蓬萊區委副書記、區長王長港說,下一步蓬萊將錨定一體兩翼總體布局,以全域特色旅游資源提升為重點,推進全域化、精品化轉型,讓游蓬萊,三天兩夜都玩不夠。   (大眾日報記者 李振 董卿 從春龍 報道)
#沿著黃河看發展 黃河鹽堿地 演繹“豐收戲”
     #沿著黃河看發展 山東現有鹽堿地890余萬畝,其中黃河三角洲地區近700萬畝。近年來,山東全面落實黃河重大國家戰略,多地立足鹽堿地實際,由治理鹽堿地適應作物,向選育耐鹽堿植物適應鹽堿地轉變,持續挖掘黃河三角洲鹽堿地潛力,宜糧則糧、宜漁則漁,奮力做好鹽堿地特色農業高質量發展大文章。昔日白茫茫的黃河鹽堿地,如今已是金燦燦的豐收田。
大美濕地 潤澤齊魯|30余名記者夜游古運河 感受文化濟寧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0月23日訊濟寧城因河而興,依河而建,因商而榮。濟寧在水通、商興、財聚的同時,也融匯了四海文化,形成了以儒家文化為基礎,商業文化為核心,多元文化相兼容的濟寧運河文化。10月23日晚,來自中央、省、市級媒體的30余名記者走進濟寧運河記憶項目,乘船夜游,在古運河畔,感受這座城市的歷史記憶。   運河記憶項目位于濟寧市古運河沿岸,水域面積約3.2公頃,總面積約11平方公里,周邊文化資源豐富,涵蓋了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東大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太白樓、天井閘,以及老運河原生的古跡、古街和古樹。   運河記憶項目旨在包裝實施一批有任城印跡、有歷史記憶、有時尚元素的文旅項目,形成一河兩岸、三街六巷、四館五點的生動景象。據工作人員介紹,所謂一河即讓運河動起來,河里有船,船上有歌,開通運河日間和夜間旅游線路;兩岸則是運河兩岸的日間景觀和夜間景觀的打造,再現運河昔日的繁華。三街六巷又結合了歷史文化、民間故事打造更具特色的街巷,在街區布局特色博物館、特色文化館、特色非遺研習館、特色老飯館,用特色四館支撐街區的文化風貌和人氣指數。同時,重點建設了游客服務中心、古玩市場、運河劇院、東大寺、玉堂醬園五個街區空間接點。   目前,濟寧市任城區把運河記憶文化街區已經打造成了一個看得到任城(景)、品得到任城(食)、聽得到任城(音)、摸得到任城(非遺)的集聚式文化打卡地,不僅為外地游客提供一個來得了、住得下的理由,更使其成為了民俗風情的集萃地、特色旅游的承載地、城市休閑的目的地和展現濟寧運河之都的文化會客廳。   中國山東網記者 郝亞松 報道
大美濕地 潤澤齊魯|湖光山色美如畫 在云蒙湖看人與濕地和諧共生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0月24日訊因山得名,因水生韻;涓涓細流,匯成江河。云蒙湖生態區位于臨沂蒙陰縣,區域內有山東省第二大水庫云蒙湖(岸堤水庫),最大湖水面積10萬畝,總庫容7.8億立方米,平均水深5.31米。總庫容7.82億立方米,水面面積10萬畝。   行走在云蒙湖可以看到寬闊的湖面、綿延的濕地、飛翔的鳥類和茂密的植被。湖心隱約有個出水的島嶼,因為島上種植了數百個荷花品種被稱為百荷島,據說是一座古廟的舊址,舊址之上,能看到明代的瓦礫。環湖的水邊用以培養睡蓮和荷花,岸上保留了淺灘、濕地、小島等自然區域,在夏季,荷花盛開時,整個小島都會被清香撲鼻的花香籠罩。亭臺、樓榭、園路、景石、小橋,更是與云蒙湖相互呼應,呈現出一幅悠悠云蒙湖、濕岸花灘路的水墨畫卷。   如今,云蒙湖成為了臨沂生態旅游新窗口,多個新興起的特色產業,猶如雨后春筍、朝氣蓬勃,打造了宜居宜業宜游的鄉村振興新畫卷。云蒙湖生態區以云蒙太陽城國際康養小鎮項目、云蒙明珠生態文化旅游度假區項目等4個項目為龍頭,全力打造全國高品質康養圣地。   臨沂創新云蒙湖鄉村振興模式,全力進行高標準打造示范區。重點抓實東汶+興旺+北太平三處鄉村振興片區建設。加快實施生態環境工程、生態產業工程、云蒙湖品牌打造工程、鄉村人才培育工程、鄉村治理加速工程等五大工程;探索成立生態銀行,建設兩山碳匯林試驗基地,栽植了毛白楊、刺槐、千頭椿等13種樹木,共計318棵,為碳匯交易林培育優良樹種作了示范。提升完善了占地30畝,總投資1600萬元,涵蓋鄉村振興、漁業庫面社會化管理、城市資產運營平臺管理、鄉村振興服務等內容為一體的鄉村振興產業創新中心。   同時,堅持生態生金保水富民,打造水源地保護和綠色發展的樣板。通過積極實施生態保水富民戰略,全力做好水安全管護、水生態修復、水價值轉化文章,在入湖口、湖心、出湖口設立7處水質在線監測點位,有效保障水源地水質22年穩定達標。策劃實施環云蒙湖生態保護治理、生態康養文旅等體系工程,全面推動黃河流域水環境治理項目,協同推動水源地保護和綠色發展。結合實施云蒙湖綜合治理工程,利用環湖堤外側建成的186余處汪塘濕地,發展生態蓮藕種植,打響了九孔蓮藕品牌,努力探索實現生態價值轉換,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中國山東網記者王浩然報道
更多濱州策
前三季度,山東省重大項目建設勢頭良好

09-04既非省會、也不臨海,這里竟是全國規模...
09-04“齊魯號”中歐班列跑出“黃金絲路”,...
09-04商都臨沂
05-26問政山東|濱州:實體經濟筑牢“硬支撐...
05-21生態新畫卷丨水產養殖遇上萬畝鹽田 濱州...
05-11新華社聚焦惠民縣庭院經濟發展:從農家...
04-26淄博燒烤出圈始于大學生青睞,濱州應探...

更多專家薦稿
【保健康 防重癥 人人都是第一責任人】...

01-124年內山東“氫進萬家”工程將新建一條不...
01-05山東出臺指導意見,探索租購同權,逐步...
12-27你好,“新字號”!——人工智能點燃哈...
12-04李干杰在學習時報撰文:在學思踐悟中扛...
11-13【每日一習話】打造統一開放、競爭有序...
10-30咬定目標不放松——牢記總書記囑托,譜...
09-03《求是》發表省委書記劉家義署名文章:...

更多動能轉換山東實踐
聯播 |這座未來之城 習近平強調高標...

05-12蹲點深一度丨為中小企業“出海”找準跳板
05-12山東:以學促干,加快推進現代化強省建設
05-12把大自然抱回家!快來感受這些原生態的...
05-12美、精、色、香、形俱全!用“手”締造...
05-12專家學者齊聚山東 共探交通能源綠色融合...
05-09山東:推進信息技術應用 賦能實體經濟發...
05-09閃電述評|山東的鄉村振興夢

 
 
關于濱州網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隱私保護 | 法律聲明
地址:濱州市黃河五路338號 濱州傳媒集團有限公司主辦 魯新網備案號:201554303
魯CP備09072207號-3/違法不信息舉報中心/濱州網警/ 報警/ 網安備 3716020200429號/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37120180038/ 視覺設計 濱州網設計工作室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郵箱: bzrbxm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