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州各地: 濱城   沾化   鄒平   惠民   陽信   無棣   博興   經濟技術開發區   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北海經濟開發區
滨州网
 
您當前的位置 : 文藝
寶硯回歸 硯堂合璧——蘇軾雪堂寶硯回歸吳式芬故居寶硯堂
作者:張海鷹     簽發日期:2023年10月24日

10月1日,在黑山白水“雪藏”百年的蘇軾雪堂寶硯回歸“故里”山東無棣,捐贈儀式在無棣古城舉行。雪堂寶硯是蘇軾珍愛的硯臺之一,是無棣海豐吳氏家族的珍藏至寶,也是無棣燦爛文化的歷史見證。寶硯回歸,硯堂合璧。從此,無棣古城又添一個穿越千年,串起蘇軾、李之儀、吳氏家族和當代無棣文脈的鮮活符號,對于推動古城文化發展、擦亮古城名片、講好古城故事將起到巨大推動作用。

蘇軾貶謫黃州,筑雪堂藏寶硯,研磨揮毫,引吭高歌大江東去

北宋元豐二年(1079年)十二月,剛經歷“烏臺詩案”生死劫的蘇軾責授黃州(今湖北黃岡)團練副使,次年二月抵達黃州。

當時的黃州,是長江邊上的一座偏遠小鎮,貧窮落后,民不聊生,一派凄涼景象。蘇軾貶謫黃州,名義上是團練副使,實際上只是個閑職,手中毫無權力,等于流放在此。為了生計,蘇軾在老友馬正卿幫助下,向官府申請將黃州東門數十畝荒廢坡地開荒種地。苦中作樂的蘇軾將此地命名為“東坡”,遂自號“東坡居士”,并在東坡之旁撿拾瓦礫,刈草蓋堂,因草屋落成時天空降雪,蘇軾在墻壁上繪制雪景,將草屋稱為“雪堂”。蘇軾將自己心愛的一方硯臺藏于“雪堂”之中,硯因堂名,稱作“雪堂寶硯”。

在東坡雪堂,雪堂寶硯陪伴蘇軾度過四載風霜雪雨,并“研磨”出傳頌千古的《前赤壁賦》《后赤壁賦》《念奴嬌·赤壁懷古》《定風波·沙湖道中遇雨》等不朽名篇。其中,《念奴嬌·赤壁懷古》氣勢磅礴,格調雄渾,可謂宋詞登峰造極之作。

蘇軾貶謫黃州期間,無棣人李之儀積極聯系多方力量,為蘇軾奔走喊冤,以圖蘇軾早返京師。他還將自己的思念、想法書函數札遠投黃州。蘇軾接閱后很是感動,在《答李端叔書》中寫道:“軾頓首再拜。聞足下名久矣,又于相識處往往見所作詩文。雖不多,亦足以仿佛其為人矣……”

李之儀(1048年-1127年),字端叔,進士,北宋文學家,今無棣縣信陽鎮李通判村人,琴棋書畫皆其所能,精詩詞,能為文,尤工尺牘,因與蘇軾等交往密切,仕途坎坷,屢遭貶謫。

李之儀曾作過蘇軾的幕僚,視較自己年長十一歲的蘇軾如兄若師,二人交往二十余年,結下深情厚誼,被廣為傳詠。蘇軾對李之儀的文采與品行評價非常高,“入刀筆三昧”“才高識明”,還將李之儀的詩與唐代著名詩人孟浩然相提并論,希望將來自己的兒子將他的詩與李之儀的詩編在一起。

北宋元祐元年(1086年),蘇軾再一次被召入京,以翰林學士朝奉郎知制誥兼侍讀權知貢舉,京中文人學士圍繞在蘇軾周圍,擁其為文壇盟主,“蘇門”再度興盛。此時,在樞密院任編修的李之儀亦成為“蘇門”常客。

北宋紹圣四年(1097年),蘇軾再貶海南儋州,昔日門庭若市的“蘇家大院”門可羅雀。李之儀與蘇軾卻是飛鴻傳書,期盼重逢的時刻早日到來。他的《讀東坡詩》飽含對蘇詩的喜愛和對蘇軾深深的思念之情:“空慚南郡三家學,賴有東坡一集詩。”蘇軾亦遠寄數件信函,盛贊李之儀超群的才華、磊落的品行,叮囑李

意之飲儀食注雪起堂居寶,硯題刻《雪堂寶硯記》拓片。關切之情躍然紙上。同年九月,李之儀雖未入黨籍,“但皆以蘇軾門生目之”,被罷原州通判,獲罪入獄。不久,李之儀出獄回京,詔任監內香藥庫,又因李之儀曾為蘇軾幕僚,被奏“為奸臣心腹之黨,不可以任京官”,再次被罷免。直到北宋元符三年(1100年),蘇軾再次遇赦,李之儀方被再次起用。

北宋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七月,蘇軾遇赦歸京途中猝死常州,李之儀痛不欲生,“十計日來,方有生意”。次年五月,蘇軾靈柩運至穎昌,李之儀含淚揮寫《東坡挽詞》,稱蘇軾必定名彪青史、萬古流芳。蘇軾下葬不久,李之儀遭誣陷謫太平州(今安徽當涂),更加懷念蘇軾:“何物能令意灑然,陰森常對出檐竿。排槍立戟誰為況,招月吟風好細看。幾度驚回窗下夢,新來添得雨中寒。傷心不見東坡老,縱有鵝溪下筆難。”

蘇軾于北宋元豐七年(1084年)四月,離開黃州移職汝州,前后在黃州四年多時間。720年后的清嘉慶九年(1804年),李之儀的無棣同鄉吳之勷出任黃州知府。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吳之勷在黃州喜得蘇軾雪堂寶硯。

吳之勷知府黃州,遍訪蘇軾手澤存跡,喜得雪堂寶硯,筑寶硯堂珍藏

吳之勷(1754年-1828年),海豐吳氏第十五世孫,字翊臣,號淦崖,舉人,仕至湖北安襄鄖荊兵備道,誥授中憲大夫。吳之勷為官四十余載,遵循“君子得輿,民所載也”的民本思想,抓農業、興水利,捐俸銀、辦學校,修郡城、葺祠宇,裁司獄、緝奸宄,政績顯赫,民眾擁戴,清嘉慶九年(1804年)正月,以“卓異”擢授湖北黃州府知府。

吳之勷文學修養頗深,是一位金石愛好者、收藏者。在黃州公務閑暇之時,他遍訪“東坡雪堂”“洗墨池”,飽覽江山勝概,尋覓蘇軾手澤存跡,“渺無一存,心耿耿不能已”。清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吳之勷從當地一世家大族家中得寶硯一方,形質古樸,背鐫“雪堂寶硯”四字,下有“東坡居士”私印一方。吳之勷認定此硯為蘇軾洗墨池中故物。

蘇軾離開黃州赴任汝州是在北宋元豐七年(1084年),是農歷甲子年。吳之勷知府黃州時是清嘉慶九年(1804年),也是個甲子年。他不禁感慨萬千:“又公之去黃州也以甲子,而予之蒞黃州也適以甲子,計此七百二十年中,遙遙歲紀,一似公之及瓜而代。予為承乏于其際者,古人可作異世同符,可不謂幸歟!予自問,于文章百不逮公,顧以宦轍所經,其地同,年枝干同,而此硯又適歸予。”吳之勷對雪堂寶硯愛不釋手,在府衙大堂之南鑿池,仍以“洗墨”名之,以存舊跡,置雪堂寶硯于堂中,作《雪堂寶硯歌》。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仲夏五月,吳之勷作《雪堂寶硯記》,詳細記載了雪堂寶硯的來龍去脈。

吳之勷有個好友吳國寶,號秀峰、雪鋒,長洲人,善于刻硯,他不但為吳之勷所得的雪堂寶硯之“剝蝕漫漶”處進行修復,還為寶硯鐫刻了題記《雪堂寶硯記》。一時之間,吳之勷好友皆為雪堂寶硯作歌以和。陸費瑔作《吳淦厓太守守黃州得一石于故家銘曰雪堂寶硯蓋東坡先生舊物也太守自為記因命作歌》、顧澍作《雪堂寶硯歌吳淦厓夫子》、查奕照作《雪堂寶硯歌》、徐必觀作《雪堂寶硯歌》,成為黃州人文盛事。

清道光二年(1822年)正月,吳之勷奉旨入朝覲見。同年5月,蒙恩原品休致。吳之勷在嫡孫吳式芬的陪伴下歸故里無棣后,第一件事就是在吳家大院(即今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吳式芬故居)南院增建寶硯堂,以藏存雪堂寶硯。

寶硯堂,坐北朝南,南門懸鄧石如書“寶硯堂”扇形竹青金字匾額,楹聯為吳式芬親家、吳重憙岳父金石巨匠陳介祺所書:“好學深思心知其意;聰穎特達文而又儒。”北門楹聯“舊書不厭百回讀;嘉樹新成十畝蔭”為吳重憙親家、吳崶岳父“甲骨文之父”王懿榮所書。寶硯堂院落東西門為兩座垂花門,這是中國北方四合院建筑的一大特色,也是魯北地區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垂花門。據無棣縣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徐景江介紹,寶硯堂東、西墻分別有山墻檐與窗子造型,是留后的意思,寓意子孫后繼有人連綿不斷。這在吳式芬故居中是獨有的,在其他地方也未見此樣式。

《雪堂寶硯歌》傳唱百年,薪火相傳,翰墨譜華章,成為當代無棣文脈鮮活符號

清道光八年(1828年)二月,吳之勷病逝于無棣,終年75歲。吳之勷臨終前將自己珍愛的雪堂寶硯傳給了嫡孫吳式芬。后來,吳式芬考中進士,官至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誥授光祿大夫,成為晚清著名的金石學家。再后來,吳之勷以吳式芬官,晉贈光祿大夫,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

清朝滅亡后,吳氏家族逐步沒落,雪堂寶硯不知所蹤。到了2018年,“雪藏”百年的雪堂寶硯被發現現身于黑龍江省訥河市。同年8月8日,無棣縣人民政府組成專門小組奔赴訥河,與寶硯收藏者、原籍山東掖縣的王曉明先生溝通寶硯回歸有關事宜。當年10月1日,雪堂寶硯于吳式芬故居寶硯堂展示過5日。

雪堂寶硯,深紫紅色,質地細密,長20.70厘米、寬12.80厘米、高5.70厘米,正面右側邊緣有輕度損壞。墨池正面呈坡狀,池深約2.00厘米,背面呈斜坡形,與正面墨池平行。寶硯硯體兩側有題刻,計195字,摘自吳之勷《雪堂寶硯記》,一側100字:“黃州郡廨西偏夏屋數楹曰雪堂又西翼以亭曰快哉蓋前人景仰先賢因而名之不必指其地以實之也予甲子夏來守是邦登臨曠覽江山勝概盡在目前洵足以傅古跡而副盛名第求文忠手澤渺無一存心耿耿不能忘歲丁丑始得此硯于故舊之家題。”另一側95字:“識宛然制作質樸信為東坡洗墨池中故物其剝蝕殘缺字畫漫漶處屬吾友王介臣吳雪峰重為磨礱而修飾之煥然改觀并于堂之南鑿池而仍以洗墨名之以補其缺而置此硯于堂中景仰先賢庶無憾焉嘉慶戊寅暮春之處無棣吳之勷記。”

5年后的2023年10月1日,無棣古城舉行“雪堂寶硯”捐贈儀式,濱州吳式芬金石文化研究會會長于江將自己購回的雪堂寶硯贈予吳式芬故居寶硯堂。當日,電影《雪堂寶硯》由北京電影學院啟動開始拍攝。

“雪堂寶硯把家還,百年夢想今日圓。”無棣縣委宣傳部副部長、無棣縣文聯主席邢金鋒對筆者說,雪堂寶硯是鮮活的文化符號,見證了蘇軾的文人風骨,見證了蘇軾與李之儀的患難真情,見證了吳氏家族的金石成就,見證了無棣作為“東省文明之區”“北海翰苑詩府”的千秋文脈。雪堂寶硯回歸吳式芬故居,對講好無棣古城歷史故事,打造無棣古城亮麗名片,推動無棣文旅事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編輯:閆曉亮
 
 
更多濱州頭條
李克強同志遺體11月2日火化 天安門等地...
11-01全市高質量發展工作推進會議召開
10-31黃河流域殘疾人康復工作協作發展大會在...
10-31濱州市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12次會議閉會
10-31中國殘聯黨組成員、副理事長胡向陽一行...
10-30李春田到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調研
10-30濱州市政府常務(擴大)會議舉辦法治專...
10-30濱州市金融服務“品質濱州”建設工作會...
更多濱州發布
新聞發布|濱州市住房城鄉建設局綜合施策...
11-02新聞發布|《濱州市進一步加強低速電動三...
11-01新聞發布|惠民縣公安局:持續深化“放管...
11-01新聞發布|惠民縣魏集鎮:圍繞“黨建統領...
11-01權威發布 | “身邊的變化--基本公共服務...
11-01權威發布 | “身邊的變化--基本公共服務...
10-31新聞發布|今年博興縣采取五大措施提升衛...
10-3111月11日—12日第十六屆中國牛業發展大...
更多濱州政務
濱州市體育局開展財務內部控制專題培訓
11-02濱州市黨政聯席(擴大)會議召開
11-02宋永祥會見中國電力客人
11-02人社政策問答——靈活就業人員中斷繳費...
11-02濱州市人社系統政務熱線辦理“兩降一提...
11-02人社政策問答——已領取基本養老金的,...
11-02濱州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組織赴膠東三...
11-02濱州市人社局開展12333熱線主題咨詢日活...
 
 
關于濱州網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隱私保護 | 法律聲明
地址:濱州市黃河五路338號 濱州傳媒集團有限公司主辦 魯新網備案號:201554303
魯ICP備09072207號-3/違法不信息舉報中心/濱州網警/ 報警/ 網安備 3716020200429號/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37120180038/ 視覺設計 濱州網設計工作室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郵箱: bzrbxmt@163.com